|
學習支援簡介 推行「全校參與」模式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
- 政策
- 本校以「全校參與」模式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採用三層支援模式,因應學生不同的需要而提供適切的支援;
- 透過資源調配,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;
- 重視家校合作和溝通,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;
-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。
II. 資源
學習支援津貼;
|
校本教育心理服務;
|
學校發展津貼;
|
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;
|
校本課後支援津貼;
|
區本課後支援計劃;
|
加強言語治療津貼;
|
新來港兒童的學校提供校本支援計劃津貼;
|
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與教撥款;
|
|
III. 支援措施及資源運用方式
- 增聘支援教師及教學助理,與本校老師以「全校參與」模式照顧學生個別差異;
- 安排抽離輔導班及分組學習,為小三至小四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及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中文、英文及數學的輔導教學;
- 為有需要學生安排「個別學習計劃」,透過個案會議,與家長及教師共同為學生訂定目標,並定期跟進計劃;
-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學習、家課和測考調適;
- 透過「關懷小先鋒」及「成長小先鋒」推行「大手牽小手計劃」,由高年級學兄學姊支援小一學弟妹適應校園生活;
- 購買「言語治療服務」,為有言語障礙的學生提供言語治療服務;
- 向外間機構外購服務,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學習支援小組;
- 舉行多組課後功課輔導班、多項課後多元智能興趣班,發展學生的潛能;
- 鼓勵教師參加教育局或大專院校等舉辦的教師專業培訓課程,提升教師專業技能;
- 學生輔導人員定期面見學生進行輔導,支援學生成長的需要;
- 恆常與不同專業交流如教育局特殊教育主任、教育心理學家、言語治療師及輔導心理學家(2020-2021年度)等,支援學生的不同教育需要;
- 設家長學堂,讓家長認識學生的學習特性,從而配合學校的措施;
- 定期與家長溝通,讓家長知道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及支援措施。
|